第一百六十五章 连锁反应(下)-《世纪帝国》
第(2/3)页
那么,解散国会重新选举,从目前的情况看,贝尔福内阁臭了大街,关税改革很可能成为一个香饽饽。对中下层来说,保护xing关税意味着很多被其他工业国抢走的工作岗位会回来,而英帝国内部特惠关税可以保证从加拿大,澳洲和印度进口的农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也就能够争取到中下阶层的支持。对工业资本家来说,这些措施意味着英国本土的工商企业会获利。唯一可能不高兴的,除了亚当,斯密的徒子徒孙,还有那帮子顽固守旧的上院贵族,老派人物,再就是在英国和海外,尤其是中国都有大笔投资的银行家和食利者了。
这样一来,约瑟夫张伯伦这个大英帝国主义的旗手,关税改革的倡导者,万众瞩目的政治家,能够获取首相的宝座吗?
温斯顿,丘吉尔老练地观察着张伯伦的表现,看着这位老牌政治家四处活动,最后却得出了一个结论:没戏。
张伯伦,原本属于自由党,却由于关税问题上的矛盾,拉着一帮志同道合的自由党同志另组自由联盟党,与保守党合作。到了现在,眼看着保守党的贝尔福勋爵执mi不悟,他又干脆大挖保守党的墙角,串联人员组织“关税改革同盟”。这正所谓“老而不死谓之贼”此人折腾来折腾去,固然让英国多次就保护xing关税陷入争吵,却也让他自己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都很看不上的人物。此人闹腾十几年,很可能最后还是给旁人做了嫁衣裳。
这样一来,张伯伦的自由联盟党在选举的时候也难成气候,最终得利的,很有可能就是自由党。
丘吉尔的视线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亨利,坎贝尔,班纳曼,自由党温和派代表,人称“好人亨利”年近七旬的老牌政客。
在丘吉尔看来,自由娄的三巨头中,属于张伯伦派的阿斯奎斯是ji进的英帝国主义者,原本就与殖民地自治力量有些不睦,在这个时候一旦上台,英国的这股风潮就不知道要吹到什么地方,一个没留神就是引火上身。这个人可以做内阁成员,却未必可以被接纳为首相。
劳合,乔治,这个人有足够的野心和手腕,也有有足够的煽动力,大胆,有魅力,非常机智,善于辩论。很多时候,丘吉尔都不自禁地模仿这位野心勃勃的自由主义者,而且很有策略地和这位他看好的后起之秀,自由党ji进派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但毕竟这个人的资历还浅。而且更重要的,劳合,乔治属于自由主义ji进派,对布尔人持同情态度,对殖民地,社会下层民众持同情态度,甚至在1901年险些被英帝国主义分子以si刑处死。这样一个和英国主流思想风潮有点背离的人物,在这个时候,很难一下子被英国上流社会接纳成为首相。
翻回头来再看“好人亨利”这位老资格自由党魁,和各个派别相处都不错,为人圆滑,和皇室的关系也不错,甚至在保守党那边也颇有些人脉。
出身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骑兵科,曾经就职于皇家瞟骑兵团,精于马经的丘吉尔,就这样用观察赛马的方式仔细观察着这些英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最终决定了筹码的投向。
在这个时候,某些对英国政治气候最为敏感的资深政治观察者,已经开始隐隐感觉到,一场可能改变二十世纪世界史的政治变革,已经在这个举足轻重的帝国中蠢蠢yu动。
在中国,另一场论战也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十二月二十日,《申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署名“粱之”认国战已操必胜之局,而国势之兴复非一日之功。正所谓大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huā开则谢,人事无常,国事无常。今战场之上,我军态势如日中天,而越境作战,天气严寒,敌国又已调集重兵,日夜兼程而东向,厚备重兵以待我”公然提出“战争者,政治之延伸也:战争至此,已可称全胜,嗣后当以外交谋求最大之收益……,并且提醒“一旦战事转为不利,我国势转为下行,新占之领土,新安之日本有所动摇,而列强威胁于外,策动于内,则前途可堪忧虑”。
在“粱之…,看来,目前中国的局势看似有利,实则暗藏危机。一连串的胜利固然辉煌,但出境作战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实际困难。更可怕的是,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列强的警惕,目前列强翰旋遭到拒绝,欧美更有舆论风潮渐渐转向对华不利,如果继续坚持鹰派路线,南进暹罗,威胁到英国:北战俄国,吉凶未卜:东取日本,已经让美国如猛刺在背,一旦列强联手,以军事进逼,或贸易威胁,甚至策动内乱,则国内被打压下去的力量,日本的**势力,乃至朝鲜的民族主义ji进派,都可能死灰复燃。到时候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不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