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陛下的婚礼-《秦霸天下》


    第(2/3)页

    最后司仪官员大声宣布;“宴会礼成!”几个儒家的博士在公子婴的指使下站了出来,把动作不合规定的大臣将军,一一赶出殿外,并且指控犯了‘失仪’之罪,提出弹劾,要求处罚。并且连处罚的的项目都拟定了,轻者发钱百金,重者拉出去一顿暴揍。

    王竹心里不禁有气,这大喜的日子,人家都是来随份子喝喜酒的怎么能给赶出去,搞什么飞机呀?!

    可是王竹也有另外的一番感受,我靠,怪不得儒家这些乱七八糟卖弄口舌的家伙会如此的受到后代君主的重用,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是如此的威风。

    这些事情主要都是叔孙通搞出来的,叔孙通在对匈奴的战役中本来就立下了战功,王竹一直都还没有来得及封赏,眼下正是时候。

    王竹笑道;“今天是吉祥的日子,处罚吗,就免了,要是一定要罚,那么就罚他们每人三杯好了。叔孙通大人,安排的礼仪,朕非常满意,加上你本来的战功,朕封你为‘奉常’,赏五百金,王绾大人改任为‘御史大夫’。”

    叔孙通本来也就是个报社的普通记者,一个领工资不干活没权利的博士,一下子变成了‘九卿之首’的奉常,自然是高兴,处罚的事情,也就不再坚持了。

    王绾从奉常窜升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自然也很高兴。尴尬的气氛总算是被王竹的几句话,给扭转了过来。

    叔孙通升了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里有王竹的问题,也有整个儒家学派的问题。

    久处在穷困而又绝望环境中的那些儒家门徒,都禁不住大声歌颂他们的老师叔孙通:“真是伟大的圣人,我们儒家又有希望苏醒了。”

    而王竹作为一个现代人也好,封建帝王也罢,到底也抵受不住,儒家这种提高君权的繁琐礼仪的诱惑力,就这样就范了。他本来一直都在刻意的压制儒家学派抬头,上次儒家泰斗孔鲋不就是被他毫不客气的给撵走了吗?可是直到此刻王竹才意识到,后代的君主未必是没有秦始皇聪明,只是他们没有秦始皇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雄霸天下的气魄,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而已。别笑话别人了,他自己就抵挡不住。

    历史从这里转折了,战国时代那种君臣间面面坐立,膝盖碰着膝盖长谈的时代,不再在中国出现。西方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君主的不同,从此分野。

    王竹觉的他比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还要尊贵的多了。这就是儒家对于君王的马屁功显示出来的奇效。

    仪式进行到黄昏时分,王竹喝大了,也累了,大臣们才一个个的鱼贯而退。王竹在如花似玉的宫女簇拥下,拉着皇后托娅乘坐人拉的辇车从大政宫返回望夷宫。

    洞房内红烛高烧,彩带环绕,珠光宝气,侍女膝行,环佩叮咚。两张对座的矮几上摆了酒菜,皇后和皇帝喝过合衾酒就可以去洞房花烛了。

    公子婴害怕托娅公主不懂得如何伺候陛下,还专门让几位夫人对托娅进行了几天的突击训练,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国内,每一位要嫁给皇帝的女子,都要接受一系列的教导。可是让公子婴的几位夫人比较吃惊的是,这位托娅公主完全用不着他们教育,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有所耳闻。

    当然,经过一些妇科检查,基本可以确定,是个处子。

    假如不是处子,当时有可能就被公子婴给退货了,大秦帝国是不能承受如此侮辱的,那怕是和大月氏翻脸,也在所不惜。

    王竹急匆匆的喝完了合衾酒就想抱着新娘子入洞房。可是托娅马上用一大串流利的王竹听不懂的外语拒绝了他。看表情似乎还挺不高兴,王竹没办法只好忍着沸水般的热情,把外语翻译请进来。经过外语翻译,一番愁眉苦脸深入浅出的剖析,王竹开始有些明白了,似乎托娅的家乡有个习俗,入洞房之前要拜月。

    假如真的是秦二世娶老婆,一向自大的他,一定不会答应这个无礼而且过份的要求,可是王竹就不会,王竹想到的是后来被草原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把草原民族治的服服帖帖,自然是因为唐朝猛将如云,国富民强,武力强横,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也是很重要的。

    拜月就拜月,让草原上的人都知道秦朝的皇帝是可以成为草原可汗的,王竹本来打算瞒着那些儒家的人物,可是后来一想,没有必要,这件事情闹大了也好,自己的态度就摆在这里,让下面的人以后做事,也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有个参照物。

    托娅对看着王竹虔诚的拜月,对这个夫婿越来越满意了,她本来就是个多情的胡女,情深意浓的时候,会把情爱打成很多的比喻挂在嘴边上,今天嫁给了王竹就更加没有顾及了。当着很多侍女太监的面,就过来亲吻王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