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子之怒-《嘉靖小首辅》


    第(2/3)页

    虾兵蟹将们吵完了,严嵩和翟鸾两位大佬终于开始正面交锋。

    翟鸾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改稻田为桑田虽然有些益处,却断然不可行。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皇上您是仁孝之君。切不可违背太祖爷的遗训!如果准了陈迪的奏折,那就是不孝!”

    看来只要嘉靖帝恩准陈迪的奏折,就会被辅翟鸾扣上不忠不孝的大帽子。

    严嵩出班奏道:“翟辅之言,臣不敢苟同。需知,太祖遗训中,除了以农为本的训诫,还有善待百姓的训诫!什么是善待百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银子花就是善待百姓!陈迪的建议,可以让本来种稻的百姓增加五成的收入,何乐而不为?恩准陈迪的奏折,不但不是违背太祖爷的遗训,反而是遵循太祖爷的遗训!”

    嘉靖帝终于睁开了双眼。

    他咳嗽了一声,问了一个与改稻为桑无关的问题:“浙江的卫所军每年耗费朝廷多少军饷?”

    严嵩道:“启禀皇上,臣管着兵部。浙江卫所军每年的开支是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嘉靖帝点了点头:“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能不能铺满永寿宫的大殿?翟鸾,你兼着户部尚书,成天与钱打交道,你倒是说说看。能不能铺满啊?”

    翟鸾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皇上,这。。。。。。这臣倒是没算过,应该。。。。。。差不多吧。”

    嘉靖帝大怒道:“差不多!每年浙江卫所军拿着能够铺满永寿宫大殿的银子,却在跟倭寇的交锋中屡战屡败!浙江卫所军应该有七八万之众吧?朕看朝廷就是花巨款养了七八万头猪!镇海伯陈迪,不耗费一两国帑,却能建立一支精锐之师,对倭寇屡战屡胜。我倒想问问,满朝文武谁能办到?我还想问问,翟辅,能不能将浙江的这群猪一般的卫所军全数裁撤?!”

    翟鸾答道:“启禀皇上,大明自太祖爷起就是实行军户制,裁撤整个浙江的卫所军,有违祖制。”

    嘉靖帝愤怒的拍了一下御座:“祖制,又是祖制!朕就不信太祖爷能预料到百年之后的事情!都察院还有六科廊的清流言官,统统给我跪下!”

    都察院和六科廊的官员们赶紧跪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