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东湖新区-《我的非常官路》


    第(3/3)页

    “看来这个问题有必要再统一一下思想,虽然现在不是汛期,也要让大家认识到防汛的重要性。这样, 你下去收集一些资料,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到我们内参上。”唐明说道。

    在东湖大堤上待了几分钟,唐明让我开车到新政府选址看看。

    新政府是一大片平地,这在淮州这样的丘陵地带很难找,路已经修好了,笔直宽阔。

    我们来到一处废墟旁,里面野草丛生,看得出来不久前这里都是农民手里的良田。

    “这就是我们未来办公的地方。”唐明指着眼前的野草说。

    “怎么还没有动工啊,不是说了好几年了吗?”我问道。

    “马上就动工了,只要一开工,一座新城就会拔地而起,到时,这里将是淮州的中心,是淮州的骄傲。就是放眼全国,这么大手笔恐怕也不多见。”唐明显然情绪高涨。

    “这么大的规模投资也不少吧。”我问道。

    “初步核算是2oo多亿,不过我估计要翻翻,我的理念是‘高标准就是最大的节约’。我们要求越高,规划越合理,就越能管的时间常,也等杜绝建了拆拆了再建的怪圈,这样难道不更节约吗?”唐明说。

    唐明张开双臂做拥抱状,陶醉在他的蓝图之中。

    淮州市属于丘陵地貌,市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很难整齐规划,所有的街道几乎没有几条朝向很正的,如果不是淮州人,到了淮州十有**要迷方向。

    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的街道更是拥挤不堪。随着这几年经济的展,机动车辆迅膨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老政府又在老城区的中心地段,这就更加加重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所以早在几年前就传出政府要搬迁的消息,谁知道一直拖到现在才见有动作。不过也难怪,搬一个政府毕竟不像搬一个家那么容易,其中牵扯到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让领导们焦头烂额,拆迁、规划、招标、监督,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大楼竖起来总会有几个贪官倒下去,不知道这么大的工程又有多少人会深陷其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