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我无功德岂享奉-《寻道笔记》


    第(3/3)页

    常徵眉头一皱,“着相”一词乃是佛教一术语,代执着之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一道士口中吐露出佛教之术语,自是有其问题。

    李煦宁扫其一眼,心道:素闻这全真道奉行三教合流之论,如今可见一斑。

    所谓三教合流,又称三教合一,三教即道教、佛教,儒本是非教为家,论此似乎站不得脚,却因后史之展,已有教之倾向,谓之教亦是可行。其大抵指宋明以降,道教、儒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合颇多。

    自佛教于东汉传入华夏之后,便有那所谓三教,即道、儒、释三家。道门以太上为主,儒教以孔丘为主,佛教则是以释迦牟尼为主。此三教合流大抵可分三阶段,魏晋南北朝,一也。唐宋之时,二也。元明清,三也。唐宋之时,三教廷争最为频繁,以至融合颇多。譬如自唐起风行华夏佛教界的禅宗,正是一道、儒、释、三教合一之派别。

    此三教合流之说现世与泛滥,乃是于魏晋南北朝时由佛教为站定根脚率先提及,三国之前论著中并无“三教”一词。随朝代更迭,那**集权愈受宠,至明太祖朱元璋之时已极力宣扬三教合流之论。

    而全真教开派祖师王重阳便是颇为推崇三教合流论,更是谓之“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其后马钰、邱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数代掌教亦是大力宣传,方有如今之局面。

    常臻打个哈哈,一拽常徵,道:“先行罢,莫杵于此。”拎起常徵便往里行去。那三道士并未瞅得先前那幕,立时跟上。

    倒是玄真不知在思虑何事,闭目凝神,径自踏去。瞧得李煦宁直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