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作诗还人情-《汉末无贼》


    第(2/3)页

    沐东不住眨眼,示意问牧玥尚能记得否,可回应中,牧玥还以为他眼里进了沙子,只差用手掰开他眼帘,鼓一口风,吹掉他眼睛里的异物。

    龇牙中,只听得虞翻大喜道:“有!有有!纸墨笔砚都有!”继而,飞跑至不远一辆马车旁,对侍立在侧的几人吩咐几句,很快,从马车上取下了一应所需物事。

    玩儿丢人了!沐东硬着头皮笑笑,看着虞翻铺弄好纸墨,看着牧玥执笔等着他出口,他半天只想起半句:恰似……!哎!人丢大了!

    断片、懊恼……忽有吟唱声传来,沐东闻之,顿时大喜过望,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惊喜无处不在——祖郎的语声如天籁,精准无误的念出了十二句诗文。

    “起个名字吧!”牧玥写完后说道。

    “就叫做——钱塘秋、观潮!”沐东从恍惚中振奋,心念一转,从牧玥手中抓过笔,提笔写道:余杭沐少阳于钱塘观潮有感而作,送于友人虞翻,熹平六年八月十八日。

    “果然是传世大作!公子惊才绝艳!翻得沐公子神作,大幸!大幸!咦,沐公子已取了表字?”虞翻称赞不断,又不免吃惊,继而,问道:“请教,令尊是?”

    “先父先母早已故去!表字乃是在下自己所取!让虞公子见笑!”

    “噢……!”虞翻略有变色少许,顷刻又恢复,重新笑容可掬道:“敢问润笔费几何?”

    “不——”有人欣赏,沐东已是洋洋自得,哪还好意思收润笔费,正待说‘不用客气就送你了’,可余光忽然扫到一物,心思一动,他虽不通古董鉴定,却也一眼看出,那一套毫笔砚台不是凡物,得想办法弄过来,于是,急急换了言辞:

    “文章之事,重之则一字千金,轻之则一文不值,轻重只在乎于心也!在下偶来拙作,能得虞兄赏识,已是万分荣幸,又怎敢再收什么润笔费,可别折煞小弟了!”言罢,直直把目光投向那套文房之宝,心中暗道:咱暗示得够直白了吧,看你是轻之还是重之,嘿嘿,快点上道吧!

    “不可!”虞翻忙道:“所谓无功不受禄,贤弟切不可如此!”

    “虞兄切勿推辞!”

    “不可!”

    “小弟绝不会收受金钱!”

    “绝对不可!”

    沐东那个急呀……终于,有上道的了,虞翻的随从看出了端倪,在一片兄恭弟敬的友好气氛中,做了礼尚往来,沐东在送出一罐茶叶之后,如愿得到了那一套砚台和毫笔,又收获了一沓洁白的左伯纸。

    分别时,道不尽的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小弟,咱俩的姓,不一样呢!你是休沐之沐,我的是州牧之牧!”牧玥在想着先前的题字落款,没来由升起一丝失落。

    “噢!是吗?”沐东倒是先前已知晓,他摇摇头道:“那有什么?姊姊,不管同姓不同姓,咱们都是最亲的人,不是么?”

    “嗯!对呀?”女孩儿一霎灿烂盈面,蹦跳跑了起来,少时,脚步倒退着大喊:“小弟,这边来!”呼喊间,陡然,感觉身后撞上了一堵墙一般,“哎哟”一声,差点摔一大跤,薄怒中转头一看,面色倏的大变,急忙赔着小心:“抱……抱歉……”然而,那道歉和眼里的惧意,同时被忽略了,撞上的那人毫无反应,对身旁一切似浑然未觉。

    牧玥一愣,忙蹑步避过,随即,大步跳到自己一行人中,一把拉过沐东,拍拍胸口,轻声道:“小弟,又是那人!昨天那人!”

    “谁人?”问罢,沐东恍然,随着牧玥指向瞧去,却是看见一面旗幡高高树立,在风中刮得呼呼作响,那旗幡白底黑字镏金边,上书:铁口神断,旗幡下,四周围了好多人。

    拉着牧玥前行几步,近了些,终于看见了:孙强孙仲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