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危难之时显身手-《红色脊梁》


    第(3/3)页

    俞飞鹏郑重点头:“决定了,这事我还是能拍板的,哪怕军校没这么多钱,我也会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补上。”

    郑毅心中一凛,凝视愁眉苦脸的俞飞鹏,二话不说大步走向厂区,边走边操起逐渐熟练的粤语大声叫出一系列名字。

    二十分钟后,身背修理包的郑毅和携带各种工具的五名老工人跟随俞飞鹏上了船,渡过珠江很快抵达黄埔军校前方的木质码头。

    俞飞鹏率先下船,朝守卫官兵一阵叮嘱,船厂五位老工人不用郑毅指挥,就麻利地把损坏的交通船牢牢固定在缆桩上,然后跟随郑毅一起登船开工。

    时值正午,骄阳似火,**辣的阳光把甲板和船舷炙烤得烫,身穿厚实帆布工装的郑毅和工人们很快全身湿透,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一声累。

    三个半小时后,动机和传动系统被大卸八块,所有损坏和需要维护的零部件整齐摆放在木质码头上,所有零部件下方还仔细地垫上一张细帆布,看得上上下下站岗守卫的官兵眼花缭乱,满脸钦佩。

    太阳逐渐偏西,军校结束操练的号声响起,结束阶段性工作的郑毅与五名任劳任怨的老工人坐在甲板上,一边喝水一边展开讨论。

    “开始测量吧,我来记录做方案。”

    同样浑身油污的郑毅放下茶碗拿起笔,工人们开始仔细测量一个个损坏的零部件,谁也没看到衣冠严谨的蒋校长和一群军官走下码头。

    刚送来凉茶的俞飞鹏立刻迎上去,向蒋校长详细汇报,完了大赞吃苦耐劳支持革命的船厂工人和令他倍有好感的小郑。

    蒋校长望了一眼码头边沿正在测量零部件的工人们,目光停在边说边写的郑毅身上:“你说的这位技术高的技师很年轻啊!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俞飞鹏愣了一下:“他姓郑,好像是武汉人,名字忘了问,多亏他帮忙,否则我们军需部再没有一点办法了。”

    蒋校长点点头,吩咐俞飞鹏好好招待郑毅,争取尽快修好军校唯一一艘运兵船,吩咐完毕便走向码头前方的交通艇。

    蒋校长迈出两步突然停下,转过身来望向二十余米外的郑毅,略微犹豫,再次回到满脸疑惑的俞飞鹏面前:“你去问问小郑,他的全名是不是叫做郑毅?”

    “郑毅——”

    这下不但俞飞鹏一阵恍然,边上十几位军官也出声声惊呼。

    二十余米外的郑毅正要站起来伸展一下酸麻的腰杆,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连忙转过身,等看到俞飞鹏快步向自己走来,礼貌迎上前,低声笑道:

    “俞长官,我正要找你呢,晚饭不用为我们安排了,准备艘小船把我们和拆下来的零部件送回去,今晚我们加班赶工,争取两天内完成所有零部件加工,顺利的话,大后天就可以安装调试。”

    ************

    ps:新的一周,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