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制度的推行-《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3/3)页

    这种行为或许不是很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毕竟漫山遍野都是树木,干嘛要补种。李煜也懒得解释,表示想要承包就要遵守!反正种起来也不是很难,承包者也就认了。

    渔业区主要是村子不远处的一片池塘,似乎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聚集而成。

    李煜的意思是在这个池塘周围开出几个鱼塘,专门用来养鱼。山民很少吃鱼,这玩意腥臭而且带着点土味,关键大山里也不好捕抓。现阶段李煜也没办法改变他们的观念,主要是烹饪方法和食材的不足,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只能先规划出来,未能实施。

    农业区那边相对麻烦一些,自己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土地,结果要收归国有算什么意思?最后通过宣传,并且李煜再三保证,他们这才松动了下来。

    目前村里开垦出来的土地大概是6顷左右,这些田地原本是由一百多个村民来耕种。种出来的作物村子征收四成作为税收,他们有六成的收入。

    在现代来说,这已经是很重的税赋了。但在汉朝这个时候,租种土地缴纳七成以上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那些充当卖身给世家的佃户,他们就是一群牲畜,累死累活就是为了一口饭吃,田地里面种出什么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胜在好歹饿不死。

    村子收税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要购买铁料打造武器,建造公共建筑或防御工事,还要训练山民保护山村。这些总不能都让祖横在自己的腰包里面掏钱吧?

    如今也是这样,实现了土地国有制后,这些田地自然也由着一百多个百姓联合承包了下去。李煜当然不能说不收税,不过放宽了一些,下降到了三成作为承包费。若没有这点,只怕土地国有制和承包制也没办法推行下去。

    也多亏了他名下只有一村之地,否则还真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不过这也是个不错的开始,以山村作为样板,这种制度推广出去,也就不难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