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达的担忧-《明贼》


    第(2/3)页

    此次统领步战营的是三卫军副将程铭九,舰队总兵华莱士与副总兵何斌手下也有近千人的福建籍专门用于陆战的水兵。当所有士兵登船之后,船队在长江中鸣放了一**炮之后,就拉满了帆,向长江口行驶而去。

    人山人海的码头,李信亦身处其中。

    “镇虏侯何以如此骄纵那个叫姚启圣的少年,而今却又任由他去辽东送死?”

    说话的是李达,他十分不解李信对姚启圣的态度。在此之前,李信一直都庇护着此人,可谁都知道让一个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人跟随大军出征,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

    李信当然不能和他解释自己为何如此对待姚启圣的原因,当然,在李信记忆中的姚启圣,虽然是效命于满清的一代总督,但他还是相信,只要加以引导,一样会为大明所用。所以,这就需要让他一展所长,如果一直将他养在温室中,又如何能使他爆发出潜在的能力呢?

    既然姚启圣如此坚定的要随军前往朝鲜,索性就让他去吧,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他不想因以姚启圣的智商和气运,能够死在这场远征的战斗中。

    “你认为,这次出征,三卫军有几分获胜的把握?”

    李信不答反问,李达一时间难以回答。毕竟牵涉到了他的出身之地,朝鲜的情况,多尔衮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就算三卫军能够以突然袭击打败了朝鲜的守军,攻占了汉城。当消息传到清廷以后,多尔衮必然会派出大军予以干涉。

    因为朝鲜一旦被三卫军夺取,满清的后方将彻底暴露在明廷的威胁之下。多尔衮再想于入秋后叩关南侵,就不得不谨防身后被偷袭。明廷回旋的余地便大了不是一点半点。

    想到这些,李达的内心中是五味杂陈的。他毕竟也是个凡人,做不到一切过眼云烟,视若无睹。就算李信对他十分信重,向来以礼相待,在提起故旧之时,也难免心生感慨。

    当问出了这个问题之后,李信立刻就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便也不再追问下去。而是转换了话题,“米琰那里今日可送回了最新的消息?”

    李达咳嗽了一声,以掩饰脸上的尴尬,躬身道:“刚刚送到,还没来得及拆封!”

    说着,他取出了一份薄薄的公文,捧到了李信的面前。

    李信打开公文的蜡封,才扫了几眼,便脸色为之一变。

    在李信身旁的李达敏锐的捕捉到了他的神情变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难道中原局势又有了新的变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