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政 (下)-《辉煌之世》


    第(3/3)页

    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1934年。当大明的经济开始逐渐回暖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渐渐开始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只不过,大部分的国家采用的都是类似于饮鸩止渴的大规模扩充军备的方式。这种将失业人群吸收进军队,大规模投资重工业和军火工业来拉升经济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用战争来作为终点。

    这是一种没有回头路的畸形经济模式。军队和军火工业的扩充终究是要走到临界点上的。到了那个时候要么是彻底崩溃,要么是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

    1934年的3月份,德意志帝国的首相阿道夫.希特勒高调访问大明。他这一次访问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试图寻找一条能够解决这种畸形经济模式的道路。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实际上是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建立起来的强大机械制造实力。整个欧罗巴的经济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德国转,各个国家都是从德国购买机器。这也直接导致德国在遭遇经济萧条的大浪潮的时候损失最为惨重。因为他们的工业产品卖不出去了。

    与拥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以进行工业品倾销的大明不同,一直叫嚣着要拥有阳光下的土地的德国却没有任何海外殖民地。他们的产品全靠质量好才能够卖的出去。而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一向很高。德国人同样也是不甘心就此被大明一直利用这种方式来吸血。

    当大萧条袭来,大部分的德国工厂倒闭,无数工人失业的时候。鼓吹军事扩张。使用武力来为德意志夺取生存空间的纳粹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崛起了。作为党魁的希特勒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手握大权的首相。

    当经济萧条来临的时候,大量失业的德国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当时发源地就在德国的(星星)主义非常盛行,实力急速扩充。掌握德国权利的容克贵族,皇室,新兴资本家们惊慌失措,他们慌忙选择支持法西斯主义用以压制恐怖到足以将他们完全摧毁的(星星)主义。

    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党上台之后很快就开始推行可以满足容克贵族,皇室,新兴资本家们要求的经济政策。那就是扶持重工业和军火工业来拉动经济。同时大规模扩充军队实力用以吸收失业人员。同时残酷镇压(星星)主义。

    这些做法在短时间之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希特勒却敏锐的察觉到了事情背后的危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希特勒决心来大明访问。试图寻找一条能够解决这种最终会毁灭一切的结局。(未完待续。)

    ps:    ps:  感谢书友影子里的夜、小小崔、smad2005、zhouyu1976的打赏支持。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