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整编章程-《太平血》


    第(2/3)页

    第一批整编的四万余人计划编成一个军,三个师。其中太平军基本的作战单位一个伍将改为班,每班十人,班长、副班长、教导官各一人,其余七名战士。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个连。每连连长、连教导官、副连长、副教导官、各排排长、司务长等干部。加上炊事班,人数大约在一百二十人左右。一个营三个连,加上营直属人员,每个营四百余人。一个团三个营。一千三百余人。一个旅三个团,四千余人。一个师三个旅,加上师直属炮团,共计一万四千余人。一个军三个师,四万余人。

    西殿太平军的新编制照搬了后世的班排连营团称谓,主要还是因为萧云贵来自后世,受后世的影响很深,所以新建编制的时候直接套用。

    在接受重新编制的同时,各新编师还要引入参谋作战部、后勤部、卫生部等保障单位,每个新编师还配属一定数量的骑兵连用于传递消息和侦查。

    三个月后,三个新编师将换装采购到的新式火枪和火炮。自从去年开始采购洋人火枪以来,由于西王提出的采购条件非常苛刻,他只采购后装膛线步枪,由于各国眼下的后装膛线步枪都还处于新制和研发当中,或者研发生产出来了都有漏气问题(比如普鲁士的德莱赛步枪),各国大多都还是用前装膛线步枪,甚至很多派上克里米亚战场的法军士兵还在用滑膛枪。因此,迄今为止西殿采购到的后装膛线步枪只有一千余支,而且存在样式多种多样,故障率高等问题。这些枪支萧云贵并没有配装部队,而是全部给了讲武学堂用于训练之用。

    虽然采购到的枪械在仓库中的只有这些,但萧云贵并不介意多等几个月,因为在年初的时候密迪乐帮助上海军政司和瑞典的军火商联系上,瑞典的军火商来到上海和王闿运、林启荣谈判之后,签订了一份合同,太平军向瑞典军火商购买卡曼尔莱德m1842步枪五万只,每只步枪价格二十银元,并购买相应的配件和弹药,总共花费七十余万两银子。

    这种步枪是后装膛线步枪,它的列装时间只比针枪晚一年。到1867年停产为止,卡曼尔莱德的各种改进型有好几十,产量总共才4万多,只有挪威陆海军和瑞典海军装备。

    卡曼尔莱德枪的主要特色就是可立起的弹膛,弹膛前方是个缩口,可以嵌入枪膛后部,发射药爆炸后缩口膨胀,封闭燃气从后膛漏出,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固定在枪上的金属弹壳。

    这种装填方式与针枪比,虽然速度慢,但基本解决了后膛漏气的问题,使卡曼尔莱德枪的精度和射程都大大优于德莱赛针枪。1861年比利时举办了一场高精度军事步枪的射击竞赛,结果证明参赛的卡曼尔莱德m1860是当时最精准的步枪之一。

    虽然历史上这种步枪的产量少,但主要原因是这种步枪的销路不好,瑞典、挪威等小国其实也不乏优秀的军工厂,但他们长期受制于英法等列强,武器只能供给本国及领国需求。而瑞典、挪威这些小国能有多少军队?而且军队里也不是只用这一种枪械,因此这种枪直到停产才有区区可怜的四万多支的产量,比起恩菲尔德1853型步枪150万支的产量简直是少得可怜。

    因此,当瑞典的军火商得到太平军的订购合同时,感觉自己像是忽然被上帝拥抱了一样,为了保证信誉和质量,从年初开始,瑞典的几家军工厂都在开足马力完成这份订单,五万支卡曼尔莱德陆军用步枪预计将会在两个月后运抵上海交货。

    瑞典人也很奇怪为何这次会是英国人牵线搭桥,原因很简单,萧云贵也像英国人订购了五万支恩菲尔德1853型步枪,但英国人没有答应,因为他们现在的军工厂是在全力供给克里米亚战争,甚至很多库存军火都拿出来改造后运上前线使用,哪里还能出售这么多步枪呢?没有订购成功的情况下,萧云贵还是大方的预付了十万两银子,作为军火预付金,直言将来订购一批军火之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