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今非昔比-《宋世流芳》


    第(2/3)页

    经过叶宇的巧妙做法,使得原本解不开的死结瞬间化为虚无。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大黄与胖子的大力宣传,每日蛤蟆塘边都聚集着大量的百姓。

    所谓钱财面前无贫贱,眼前有着免费的机会捞钱,又有谁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况且即便砸不中铜钱,事后也能吃上热腾腾的包子,这等福利又有谁愿意拒绝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蛤蟆塘的岸边每日从早到晚,都聚集着大量的百姓。起初岸边有准备好的石子,百姓们是随手就扔,但是三日之后佘侗诚吩咐不再提供石子。

    佘侗诚本以为百姓们的热情会就此消减,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群人的疯狂超出了他的想象。

    无论妇女还是孩子,纷纷挎着竹篮装上石子,就是为了能够砸中塘内的铜板。这等疯狂的举动,让佘侗诚喜不自禁的同时,对叶宇的先见之明更是无法可说。

    清流县毕竟富贵之人少之又少,因此叶宇的这个福利一经推出,短短的五日之内已经吸引了清流县大半人群。

    所谓人多力量大,短短五日之期,蛤蟆塘就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石子填埋了一半!这让一直要看叶宇出丑的潘成峰,心中一直窝火的难受。

    看着日渐填平的蛤蟆塘,潘成峰虽是气郁难消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蛤蟆塘不是他的。

    所谓法不责众,如今整个清流县的百姓都参与了填埋事宜,他潘成峰即便现在想拿风水说事,也是觉得索然无味了。

    蛤蟆塘的事情,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告一段落。这一个月里,蛤蟆塘从一个沟塘最后被石子填平,虽说耗费的时间长了一些,但节省了劳力与开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最主要的是能够堵住潘成峰的口,这是叶宇运用此法的最终目的。

    起初还有不少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准备看叶宇如何出丑。

    不曾想叶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此填坑,花费的代价比雇人挑土填坑便宜多了,又避开了潘成峰的风水之说!一箭双雕之计让人叹为观止。

    许多年后,当有人著书立说阐述叶宇创业的故事时,评论叶宇此举已经初见峥嵘,这竹杖铜钱钓的不是鱼,也不是什么吐宝金蟾。

    而是一根竹杖,就轻易地钓了整个清流县的数万百姓!

    此事过后,建设染坊的工序如期进行,这一次染坊里的设施叶宇进行了大改革。

    虽然他造不出后世那种机器染布机,但是基本的螺旋转轮代替人工的工具,他还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以前的染缸也予以废弃,直接修建了几处诺大的染布池!如此一来就能更好的配合转轮染布。

    自此用木棍搅动颜料染布的时代已经过去,直接用转轮浸过染料印染布匹。这一座具有后世染坊风格的染坊,在叶宇的精心布设下,终于将要投入运转。

    与此同时,叶宇将之前勾勒的纺纱机草图,也一并付诸于现实。不过正处于试验阶段,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只打造了五架纺纱织布机。

    如此一来,蛤蟆塘这块地皮上,不但有了先进的染坊设备,连同织布为一体的流水线,已渐渐成了雏形。

    这对于布匹行业,担忧的胚布货源,有了一个很好的保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