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暗藏玄机-《官盗四门》


    第(2/3)页

    点完之后还冲李欣雯做了一个鬼脸,那意思就是,别老说我不专业,猴爷那叫不拘小节,你猴爷要专业起来也能很专业。一切准备就绪,小猴子麻利的抡起工兵铲就开始刨土。

    还真别说,小猴子这几下挖的还真是有模有样,越来越有土夫子的样子。看着小猴子专业的样子,刘小葛突然有点走神起来,感慨这真是世事无常啊。原本来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没想到这阴错阳差之下,既然走上了盗墓贼这行当之中。

    不得不让人心升感慨,这也让刘小葛心中升起了一股警觉,他好像感觉道了冥冥之中的天意。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最不服的就是命运这种模凌两可的东西,刘小葛也不例外,暗自下定决心,要是能从这里出去,他下一次一定不会再下地了,要和盗墓的行当永远说再见。

    就在刘小葛胡思乱想的时候,小猴子这边的刨土工作进展的很顺利,随着小猴子兴奋的怪叫道:“挖到了,不过你们别乱动。这次由我来。”说罢,不再纵向挖掘,而是改成了平面清理。

    很快大约用了半个小时这样,小猴子从地下三尺之下,挖出了一整块的巨大石板一样的东西。石板上纵横交错的雕刻着大量的图案,随着清理工作的不断进展,刘小葛和李欣雯已经可以窥得部分的图案内容。

    通过其中可以辨认的几个图案,刘小葛看到了,上面是很多小人在从事冶炼工作。这石刻图案非常精致,几乎将青铜冶炼技术的所有步骤的逐一呈现了出来。这完全就是一本教人冶炼青铜的教科书嘛。

    刘小葛看到这里觉得有点奇怪了,按道理来说这青铜冶炼术在古代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应该是由师傅口口相传的,而不会这样以教科书的形式传承出来。就像古代另外一个工匠大师,鲁班的《鲁班经》就是以工匠口口相传和抄本的模式传承下来的。

    李欣雯则更为敏锐的发现了不对劲,随着小猴子清理完成,一块长度三米,的正方形石板就出现在三人面前。上面雕刻着很多的冶炼技术石雕,如果是不懂冶炼技术的人,这一看之下必然会被蒙住。

    而李欣雯不同,在中国这样一个武器管制非常严格的国家之中,如果没有一定武器制作和改造能力是不可能获得那么多武器的。所以李欣雯虽然不会冶炼武器,但是对冶炼武器还是有一定的研究的。

    这一看下来发现很多重要的步骤出现了模糊化处理,比如青铜制作之中,铜和锡的比例是多少。又比如青铜冶炼成型之后,在折叠锻打的过程中,多久淬火?等等,这些细节都是缺失的。

    最为终于的就是炉火燃料的配置,看着炉子之中大量的人骨骨灰看来,这里可能出现了烧人骨的情况,然而在石雕之中这块也进行了模糊处理。也就是说,你看这样的壁画只能学道冶炼青铜的表面技巧,真正的核心机密全部都一概不知。

    这样一来一切就变得解释的通了,这里大部分工匠肯定都是负责打下手的,真正掌握核心机密的工匠毕竟是少数。在闽越国建立的那个时候,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刚刚经过了秦始皇的强制统一。

    不过闽南地区地处偏远,估计以秦朝的影响力,还未必能辐射到这里。所以这里的人普遍文化都不高,而且闽越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也存在了很多交流沟通的障碍。所以这些掌握了核心机密的工匠采取浮雕壁画的形式让其他工匠学习冶炼技巧,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