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闲说窗外事(下)-《惊风波》


    第(2/3)页

    元灵均问道:“你说你是谁?”

    女郎没有料到元灵均还会再问,只好提高声量答道:“臣女王芍。”

    “不必再行礼,我认识你了。请坐下说话。”

    王芍依言就坐,她前来拜见,是想要见识在强大养母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幼君是何模样。元灵均却安静地坐在榻上,旁若无人地吃着瓜果,秀丽头发垂至地面铺展开,柔顺地披覆在艳丽的鹤纹深衣上,让王芍吃惊的是,她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外表无处不显示奢华细致的稚龄少女,不是郁郁不安的寄养公主,也不是跋扈无礼的少年国君。

    常山王的斑斑劣迹王芍早有所耳闻,她兴筑亭台楼榭,只为豢养更多的歌工和优僮,她性情古怪而且反复无常,开怀时纵然把刀刃架在颈上也会笑着催促动手,若是心情不善,芝麻小事也会大题小做,曾经就传言一名优僮为她梳头扯痛了头皮而枉死于剑下。但传言毕竟是传言,也许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造势故意流传出来的风言风语。

    王芍是少数大龄未嫁女中的一个,出身名门王家,自幼熟稔妇训和礼仪,在王氏家族中极有颜面地位,视为女子才德的典范,又经朝中重臣联名举荐,元祐帝破格任其为女子书院的礼仪教习先生,如今已双鬟年华,求亲的人家快踏断了王氏门槛,但她的祖父王奂和徐家暗暗较劲,迟迟不肯放其出嫁。

    “常山王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臣女荣幸之至。”王芍在尊卑礼仪上注重,在言辞上向来利落干脆,不分场合,十分欠妥。

    元灵均手肘撑着几面,杵着下巴,“王娘子肯定在想,臭名昭彰的常山王原来就是这般模样。如你所见,是不是不负盛名呢?”

    王芍笑道:“不,应该是名不副实,臣女看到的和听来的好像并不契合。”

    “你很胆大嘛,真有趣!那你听到的是什么?”元灵均啃了一口瓜,眼睛紧紧地注视着王芍低垂的额头。

    “常山王昏庸碌碌,耽于酒色,蠢笨无知……是有名的草包。”王芍就真的如数家珍般地罗列起来。

    元灵均赞同地点头,“这么多……那你看到的呢?”

    王芍压低了声音,“是一个清醒的大草包。”

    “什么?哈哈哈!”元灵均突然向后倒去,侧伏在矮榻上放声大笑。

    王芍被突如其来的笑声刺激得满面通红,女眷们逡巡的目光更令她如芒在背。

    仕女们对名声凄惨的常山王也怀着和王芍同样的好奇心,只是没有像王芍那般莽撞地迎上去,有道是:‘樊主愚顽,堪为晋室蠹害,惟恐避之不及’,凡有名望的官宦子女表面尊敬,私下里都以“大草包”称唤。

    而王芍当着元灵均的面以“草包”相称,元灵均却没有动怒,反而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这让其他人感到不解。

    皇后吩咐侍女在殿中摆膳。常山王已吃了很多瓜果,但依然吃得下,而且吃得不少。

    公主与女宾们同室用过午食,更衣暂歇,结伴到廊亭上赏秋华湖景,和一二闺友交流时下流行的妆容和发髻。中宫景色秀丽,众女泛舟同游,作射覆戏,这种游戏需要吟诗作赋作为谜底提示,风雅清高,适合文士佳人。另一边,元灵均和几名年幼的女眷在听王清挐讲故事,一时入了迷。

    徐皇后走过来道:“本宫长居**,没听过民间的趣事,王五娘不妨说给我们这些‘不闻窗外事’的女眷听,让大家一解乏闷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