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岩崎家族出手-《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2/3)页

    要知道日本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进攻中国,很大程度和美国的态度有关。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的态度一直都是很暧昧的。一方面高调宣布中立政策,但是暗地里却和日本人打的火热,大量的军需物品通过舰船运到了日本,然后又变成了枪炮子弹运往中国战场。

    日本方面据此认为,美国无意介入中日之间的战争,他们依然报着他们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孤立主义、和平主义思活着,认为美国有得天独厚的两洋保护,世界上其它国家间发生的纠纷与美国关系不大。美国无须卷入。再加上美国在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作为美国三大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在现行紧急大规模衰退的背景下,日本市场对美国资本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日本认为美国绝对不会插手这场战争,并且为了钱还会支持战争。

    事实上也确实如日本预料的一样,美国果然没有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日本依然可以像战前那样轻松地通过贸易等手段从与美国获得战略物质。就拿开战这两年来说。从美国进口的军需品占日本军需品总进口额的55%,其中进口的石油占日本总进口额的50%,而用以生产武器装备的废钢铁的进数量是更是暴涨40倍,价值达3741万美元,占日本废钢铁总进口额的90%。

    此外由于美国在这一时期采取的避免介入的态度。其它列强也不愿出面干预此事,以西方列强为主导的国际组织自然也不会有所作为,致使日本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范围。所以说美国对中日冲突的“避免介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怂恿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这些事情普通人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作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寺内寿一又怎么可能不清楚。在寺内寿一看来,日本的战争潜力其实很弱,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便是全体日本国民都勒紧裤腰带也不可能像一战时期的德国那样打一场对抗整个地区的战争。

    当然了,要是对手换成中国这种国家的话,寺内寿一还是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他们的。

    但是由于日军的残暴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美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一点变化,尽管这个变化还很小,不是很明显,但是这对于日本来说依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在日本国内看出危机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在想方设法进行补救的同时,日本国内对于华北方面军的不满达到了一个顶点。先是驻蒙军司令官后宫淳奉命回国,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安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后宫淳完了,不是回去坐冷板凳就是直接编入预备役,军事生涯算是彻底的结束了。

    紧接着在大本营的授意下,华北方面军宪兵司令部对八十多位违纪的军官以及两百多名士兵进行了处理,其中有14人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最重要的是连寺内寿一大将也频频遭到大本营的询问,近段时间询问的词汇逐渐的严厉了起来,甚至于大本营对于寺内寿一的领导能力提出了质疑,这让寺内寿一很不满意,但是却有无可奈何。

    很快寺内寿一也意识到了事情似乎对他很不利,当即托关系找人,免得大本营拿他当背黑锅的冤大头。而寺内家族在日本军界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很快就知道了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岩崎家族在背后施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