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上)-《太平记》
第(3/3)页
我的意思是,也许贾谊真得拜访过那位半仙,也许贾谊真得发出过那样的叹息,但……这,都证明不了什么。
鲁迅先生尝说过,伟人当然也要吃饭和作爱,但若因之就画影图形,在青楼里供奉起来,把他当作作爱的榜样……那实在是不正确的。同样,当贾谊在同一时期所留下的文字当中,所表现的尽是刚健昂扬,狂飚进取的时候,我们当然也不能只根据某处很可疑记载中的某一句话,就把他其它的表现全部抹杀。
况且,即使到了长沙期间,在贾谊大失意的这一阶段里,我们仔细分析他的文字,仍然能够看出,他和道家清净无为之意的一个本质区别。
道家的无为、无念,所导向的行动,是不复追求胜利与成功,是逃避,是曳尾泥中,而贾谊借助于道家思想所得到的,却是不再被自己的失败而困扰,是冷静,是潜伏待机。
以易譬之,司马半仙面对失败的人生观,是索性“不永所事”,更告诉自己说成功者终究会“亢龙,有悔”,贾谊却是“潜龙勿用”,默默等待着“或跃在渊”的一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于贾谊思想的变化,我们还是到最后再讨论,先把这篇文章欣赏完。
接下来都是这鸟劝贾谊的话,意思相近,咱们只取最后几句: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兮,何足以疑!
(看到“不以生故自宝兮”,熟悉道德经的人应该立刻就能想到“以不爱其身,故能全其身”的意思,确实,如果一句句掰开了啃的话,贾谊这服鸟赋简直就一李耳的摇滚版。)
最重要的,是最后两句,细故??兮,何足以疑!
??,这两字是啥意思呢?
就是小刺,小草介子,小细鱼刺。
想开了,你遇到那都小事啊,你至少比项羽强吧?比英布彭越韩信他哥几个强吧?比胡里胡涂死在那十几年里的老百姓们强吧?烦什么烦,天天愁眉苦脸的坐屋里运气,你tm烦不烦啊!
简直有如醍醐灌顶!
此即佛云所谓:分开六块顶阳骨,倾下一桶冰雪来。
初读此文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未解世事多忧,后来大学期间重读,着意于研究贾谊思想学术的演变过程,也未多留意,直到如今,为了写这篇文章又重新精读一遍,方恍然觉着如雷音贯脑,方知何为大音希声。
似又听到,在丙辰年的那个中秋,响起在长江边上那阵阵大笑: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