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龙在天涯-《世纪帝国》


    第(2/3)页

    走到现在这一步,一旦停下来”很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他从来不会高估国人对外的扩张yu和雄心。几千年的中央帝国物华天宝,早让整个民族的文化中浸染了太多的和平自守。“过犹不及”“好战必亡”一类的思想甚至连军人们也很难免俗。

    自从第一次和战之争以来,郑宇一直在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力量维持民气,让国民在久战之余,面对辉煌的胜利和越来越大的损失,依然能婆保持进取的心态。

    他坚信自己现在在做的一切,都是关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千年的大计。他必须牢牢抓住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想尽办法最大限地改善国家的地缘政治态势”尽可能地削弱俄国,加强自己的力量,并且获取足够的战略纵深,确保这个国家即使在将来的某一天面临整个欧洲的进攻,依然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把敌人拖垮。并确保本土不会在恐怖的战争中被打烂,不会像另一时空的法国德国一样被世界大战从一流强国彻底打成二三流的龙套。

    为了这个长远大计,化必须选择抛弃一些东西,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大本营最终还是决定“把战争进行到底”并且一刻不停!

    中鲜卑利亚方面军的西进部队,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他们只是忍受着一切苦难,以最大的努力和毅力与包括自然在内的一切敌人顽强斗争。这些刚刚在国战中显示了自己的忠诚,勇敢和技能的军人,尽管早已无愧于他们的职责,但在胜利的ji励下,也是在爱国ji情的刺ji下,在军人责任感的驱使下,丰厚军饷和荣誉的保障下,依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指令。

    他们用雪水煮开冻得硬梆梆的咸肉和干菜,把化开的雪水掺到烈酒之中装入水壶,在冰冻之后再用烧火化开。饥一顿,饱一顿,他们以华夏民族特有的忍耐和坚韧,每一天都在创造着历史,改变着某些东西。

    在雪原中,打着龙旗的队伍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废墟坚定地向西ting进,那一面面红底金龙踏日旗,黑底火龙战旗,在雪原之上格外显眼,似乎永不裢sè,也永远不会倒下。

    中亚。

    林肃仁的河中方面军南集群早在十一月就攻陷了塔什干,杜尚别,北集群从巴尔喀什湖北上,在十二月上旬攻陷了塞米巴拉金斯克,并很快启程继续北上,目标直指新西伯利亚:另一支骑兵则由总情局特工引导穿越戈壁,向卡拉干达ting进。

    南安两集群已经完成了战前的目标,现在出境作战,物资转运也不容易,连林肃仁都有点踌躇,向大本营电请示。

    郑宇的回复异常简单:“黄沙战穿金甲!”

    林肃仁心领神会:“本方面军的目标就是一路向西,一路向北!”

    “不破楼兰终不还”林肃仁手令一出全军振奋。

    自盛唐安西四镇丢失之后,尚未有中**队踏足巴尔喀什湖以西的葱岭和咸海。眼看着当地各部落,汗国纷纷起义袭击俄军,踊跃带路,华军所到之处不但是望风披靡,更多了“箪食壶浆”华军上下更是士气旺盛。

    在林肃仁的要求下,华军从迪化向西修建的急造军用铁路已经修筑到了乌孜别里山口和阿拉山口,大批军需物资在这里卸载,装运到卡车,马车和骆队上,由军需*重部队运输往塔什干和阿克斗卡,再转运中亚铁路向前线输送。

    南线的华军全套的沙漠骆客装扮,头巾,绑tui,高筒靴子和衣领,袖扣都扎得很紧,脖颈裹着几层围巾,军官戴了遮阳的沙镜,以骑兵分队为先导,后面是团级战斗部队,然后是治安部队和骆队,主力部队则在塔什干和撤马尔罕集结换装。

    在北线,华军部队一路沿中亚铁路北上进攻巴尔瑙尔,攻克之后又进去新西伯利亚,随后截断了从此地通往伊尔库茨克的交通。

    惊慌失措的俄军残部和地方卫戍军,根据沙皇的命令”不得不采取焦土政策应对,焚烧居民点和城镇,破坏铁路,龟缩回了鄂木斯克。

    自此,东经八十以东的西伯利亚,已经落入中国方面的掌控。

    在希瓦和布哈拉两汗国,由于国王已经完全俄国化,并长期留在俄国本部服役于帝俄军队,两汗国在北风的安排下爆了革命,组成了“人民会议”宣布废黜汗王。

    野心勃勃的贵族子弟,马匪头子,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机会,纷纷打出“民族解放军”“民族护教军”“民族自立军”等旗号,散播伊斯兰ji进思想,鼓吹圣战,宣布要“杀死所有的白人男子,强jiān所有的白人女人,把他们的孩子变成奴隶,建立纯粹的穆斯林国家”。这些暴民武装所到之处残杀居民,抢掠民财,甚至很多当地富户也都被扣上“通俄”的帽子严刑拷打,掳获全部财产后就地杀掉,妻女充公。

    随着俄国统治秩序的瓦解,在部族世界中,各种各样的“血亲复仇”“部落仇杀”“部族征服“抢夺水草地”之类形形sèsè的混战也随之开始,草原陷入了标准的无政府状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