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海湖水怪-《大圣遗音》


    第(3/3)页

    方怀璧探头望去,只见陆少喑一沉到底,落水之处砸出一个笠斗大小的漩涡,鲛珠大小水泡不住盘旋,却始终不见浮起。吴也心下迟疑,道:“他水性该不会如此不济吧?”作势便要往水中跳去。

    方怀璧连忙拉住,叫道:“别忙!昨夜斗法,他已能布控五行元力,若要辟开流水,不过转念的事。如今,他便是丝毫不通水性,也大可水中扪月,海中探蛟。这区区小湖,还不够他踢天弄井呢!此刻,他多半候在湖底,赚你下水!”

    吴也但觉有理,连忙退了一步,凝神往水中看去。忽听嗖的一声,月下泼出一抹晶莹,只见两条三指来宽的水带,突然从湖心飞出,不偏不倚,朝二人拦腰卷到。

    接着湖面便传来高亢歌声,只见陆少喑手挥着如水银色的“套马杆”,踏波唱道:“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奔驰的骏马像清风一样……”

    吴也不觉失笑,但觉腰间一紧,已被那水索缠中,传来一股沁入凉意。那水索猛然一收,吴也收势不及,一个乳燕投林,已被拽入湖中。

    方怀璧却知陆少喑贯会声东击西,丝毫不为那歌声所动,暗中祭了法决,迎风一指,照那水索一弹。

    一股重浊之力在水之上化开,震得陆少喑掌心作痛,一个把持不住,那水索顿时土崩瓦解,化为漫天珠玉,滚滚落入湖中。

    原来,陆少喑乍一入水,确被呛了个措手不及,但一缓过神来,立马运传五行,辟开流水,与湖面相通。

    陆少喑通了气机,也不浮起,反往湖心走去,只待二人没了防备,便运起“御龙操蛇之术”,祭“葵水符”凝练水元,搓水为绳,结成两个绳套,向二人凌空掷出。

    吴也不通玄法,果然授首,只可惜方怀璧心中机紧,陆少喑始终赚他不上,终难报一箭之仇,未免遗憾。

    陆、吴二人在水中自顾嬉闹,忽觉湖水似冷非冷,透出一股子瘆人,不由寒毛卓立,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一时,漫天飞鸟尽皆聒噪起来,叽叽咋咋,好不厌人,扑棱棱纷纷展翅,刹那间食尽鸟投林,走了个干干净净,唯见空中坠下残织片羽。

    陆、吴二人暗觉不妙,连忙靠背相抵,忽见天色一暗,而湖底则陡然一亮,晕出一片暗红,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如同浮游赤潮,又如一锅煮沸了的赤色流萤,自湖心向四周游窜。

    方怀璧心中大骇,连忙取出一道符印,咬破舌尖,以本命鲜血加持,咒道:“气分阴阳盗日月,日月同天照幽冥,诛邪!”

    符印飞出,沿着陆、吴二人绕行一周,按十二元辰,在湖面上立了十二朵碗口大小的火焰,布成一阵眼,将二人护在阵眼之中。

    陆少喑熟读《云笈七签》与《天师道略》,经这几日的锤炼,已非吴下阿蒙。

    但见火焰闪烁,焰分二色,右边六朵浩然纯正,散发出凛凛日光,左边六朵则清冷孤绝,所发之光温润如玉,恰与月光相类。焰芯之中皆有一根漆漆黑法针,乃是以南海的饮雷玄铁磨制而成,内里蓄有九幽邪煞都天玄雷和九天应元普化神雷,不住外放游走,发出噼啪声响,为火焰罩上一层雷光。

    这二焰负阴抱阳,按子丑寅卯十二元辰排列,陆少喑识得厉害,知晓此阵乃天师道的“日月同天之阵”,诸邪辟易,颇具降魔法力。

    但此符极难绘制,非要在日月同天之时,阴阳交~媾之际,方能绘成。所用麻笺也是用桑、桃、柳三树树皮,阴干搓制,所用媒灵更要以极阳的鸡冠血与阴煞的脐带血调和。

    日月同天的奇景,一般只在早晚二季,这符若是在不同时节所绘,功效也自不同。若是在清晨时分,日东月西,阳长阴消,则此阵主攻,若在向晚时分,日西月东,阴长阳消,则此阵主守。

    二人见水中流萤不断逼近,陆少喑连忙在晨、亥二焰上打了一个手诀,往下一压,火焰闪动,放出两道雷光,霹雳一声,赤色流萤顿时呈扇形散开,徘徊在三丈开外,似乎对这雷火颇为畏惧,不敢近前。

    吴也闻到一股淡淡的焦臭,忙在水中一抄,捞起许多指甲大小的虫豸尸体。陆少喑仔细一看,却是一只只血红色的蜉蝣。

    二人不由愕然,突然只闻空中传来一声雁唳。二人抬头一望,却是北雁南归,一行大雁忽而排成“人”字,忽而排成“一”字,正向南方迁徙。

    那大雁引颈一叫,顿时引起水中蜉蝣骚动,突然红光大作,一只由蜉蝣组成的血红大手,突然伸出湖面,望天一抓,一行大雁不曾走脱一个,瞬间被吃了个干干净净,掉下漫天雁翎。

    方怀璧大惊失色,将“洞明宝鉴”祭在空中,在脑后一拍,泥丸宫中现出一方宝玺,半龙半虎,似古代调兵遣将的印信一般,风云盘踞,放出瑞彩千条,在头顶聚成龙虎之形。


    第(3/3)页